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我國“分級閱讀”機制創(chuàng)建的問題研究
- 小類:
- 社會
- 簡介:
- “分級閱讀”旨在解決“什么樣年齡的兒童讀什么書”這個問題?!胺旨夐喿x”機制在國內創(chuàng)建,除了具備一份具有說服力和公信力的“標準”之外,亟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本文從我國兒童圖書“分級閱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出發(fā),找出了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普及中面臨的問題,然后通過我方面的分析,綜合分析國內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發(fā)展過程中的先進經(jīng)驗,從中找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兒童圖書市場能真正從中受益。
- 詳細介紹:
- 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機制作為發(fā)達國家一種成功的青少年閱讀模式,已經(jīng)有6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qū)從十年前就開始進行嘗試,初具成功的模式,而中國大陸地區(qū)從2008年開始引進這個概念,已有兒童出版社和教育機構和組織著力制定“分級”的標準,但是“分級閱讀”這個機制在國內始終止步于幾份參考性的指導書目和極小范圍的“試驗性”應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機制在國內創(chuàng)建,除了具備一份具有說服力和公信力的“標準”之外,亟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比如學術名詞的普遍認知困難、家長和作家的反對和質疑、標準缺乏公信力等。本文從我國兒童圖書“分級閱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出發(fā),找出了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普及中面臨的問題,然后通過我方面的分析,綜合分析國內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發(fā)展過程中的先進經(jīng)驗,從中找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從政策、實施步驟、標準的采納幾個方面加以探討,以期兒童圖書市場能真正從中受益。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能否存在這樣一個被廣泛使用的標準,對市場上的兒童圖書進行分類,甚至直接標注它的內容所面向的是哪個年齡階段的兒童?以指導大人們輕松完成選購兒童圖書,進而為兒童提供更細致、更周到的閱讀幫助——這就是本作品的撰寫目的?;舅悸罚罕菊n題簡單闡述了“分級閱讀”的重要意義,從我國兒童圖書“分級閱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出發(fā),找出了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普及中面臨的問題,然后通過自我的分析,從中找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科學性:①“分級閱讀”這個概念在國外已有了豐富的實踐成果;②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從10年前開始進行嘗試,具備可以借鑒的模式;③中國大陸地區(qū)從2008年開始引進這個概念,具備研究的基礎。 先進性及獨特之處:①從基礎開始,避開“標準”談問題;②基于國內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解決方式;③借鑒國外先進經(jīng)驗,評述已有標準,補充完善現(xiàn)有模式;④從問題,到方案,到關鍵,步步推進,層層突破。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在我國大力倡導“全民閱讀”文化工程的時候,將視角投向最需要圖書知識的兒童讀者。把“分級閱讀”這個概念從學術名詞過渡到可以被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名詞,有利于“分級閱讀”這個新興名詞的普及;并在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國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研究基礎上進行了解決方案的探討,能對分級閱讀的實施,包括中小學及學前教育、兒童圖書出版及銷售市場、家長輔助教學等場合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
作品摘要
- 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機制作為發(fā)達國家一種成功的青少年閱讀模式,已經(jīng)有6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qū)從十年前就開始進行嘗試,初具成功的模式,而中國大陸地區(qū)從2008年開始引進這個概念,已有兒童出版社和教育機構和組織著力制定“分級”的標準,但是“分級閱讀”這個機制在國內始終止步于幾份參考性的指導書目和極小范圍的“試驗性”應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機制在國內創(chuàng)建,除了具備一份具有說服力和公信力的“標準”之外,亟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本文從我國兒童圖書“分級閱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出發(fā),找出了兒童圖書“分級閱讀”普及中面臨的問題,然后通過我方面的分析,綜合分析國內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發(fā)展過程中的先進經(jīng)驗,從中找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兒童圖書市場能真正從中受益。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本作品正文部分超過90%內容刊登在中文核心二級期刊《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6月刊。參加“挑戰(zhàn)杯”之后對文本內容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 背景資料: [1]2009年,全國共出版少年兒童讀物15591種(初版8949種)、28445萬冊(張)、1483746千印張、總定價344238萬元,與上年相比種數(shù)增長37.85%(初版增長34.81%),總印數(shù)增長11.90%,總印張增長20.44%。 [2]“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2910年4月公布)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我國近八成(78.9%)兒童在3周歲前就開始早期閱讀,其中25.2%的兒童在1周歲前開始早期閱讀。我國學齡前兒童家長平均每天花費24分鐘陪孩子讀書,有9.5%的家長每天陪孩子讀書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 主要參考文獻: [1]張貴勇,郭銘.分級閱讀如何在現(xiàn)實中生根[N].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9-7-30(5). [2]海飛,章紅雨.讓兒童分級閱讀成為現(xiàn)代社會新時尚[N].中國新聞出版報:出版?發(fā)行周刊,2009-06-01(5) [3]王泉根.新世紀中國分級閱讀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圖書評論:書界觀察,2009-9:101-105. [4]張貴勇.兒童分級閱讀,標準之爭背后的理想訴求[N].中國教育報,2010-4-1(5). [5]孫海悅.中國兒童分級閱讀參考書目首批推出200種[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7-27(2) [6]艾玉.海外分級閱讀有爭議,英美法中國臺灣各持己見[N].出版新聞商報,2009-6-1.
調查方式
- □走訪 □問卷 □現(xiàn)場采訪 □人員介紹 □個別交談 □親臨實踐 ■會議 □圖片、照片 ■書報刊物■統(tǒng)計報表 □影視資料 ■文件 □集體組織 □自發(fā) □其它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20世紀20年代,西方出現(xiàn)了多種不同的分級閱讀體系,確切的分級標準最初出現(xiàn)在30年代的分級閱讀讀本中,那個時候用對應的數(shù)字表示該讀者處于哪個閱讀階段。從2007年開始,分級閱讀這個概念開始引起了英、美兩國出版商的關注。2008年,出版商和作者對于少兒圖書的分級閱讀進行了比較激烈的討論,但是至今未能在分級閱讀是否適合少兒讀物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目前兒童圖書分級能達到的執(zhí)行程度是出版商在征得作家同意的情況下,才會對圖書加注年齡標簽。盡管如此,分級閱讀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這兩個國家不可阻擋的趨勢。英國出版商協(xié)會通過大量的調查,用數(shù)據(jù)支持了分級閱讀的必要性,而美國幾大主要兒童圖書出版商表示,經(jīng)過兩年的研究,他們決定對兒童圖書實行分級閱讀。 在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分級閱讀已有了10年以上的歷史。2000年,臺灣出臺“兒童閱讀實施計劃”,并把推動分級閱讀作為其中一個重要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而在中國大陸,“分級閱讀”從概念和行動上,都還是新事物。200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兒童文學作家徐魯?shù)热颂岢鲆M“橋梁書”的概念,一場倡導兒童分級閱讀的行動由此展開。在隨后的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接力分級研究中心”、“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相繼成立,并且各自推出了兒童圖書分級標準和閱讀參考書目。盡管學界和業(yè)界對“分級閱讀”機制在我國的創(chuàng)建投入了非同一般的熱情和重視,但這將近三年的時間里,“分級閱讀”機制在國內一直止步于“指導性”的“參考書目”和小范圍的應用,卻始終不能有更大的舉動,從中獲益的兒童可以說是寥寥無幾。究其原因,與這些研究都把視線集中在制定一份希望可以被所有人接受的“標準”之上,急切地想要一蹴而就不無關系,而對創(chuàng)建“分級閱讀”機制存在的問題卻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研究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