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股指收益率與利率的關系研究--基于狀態(tài)轉移ARCH的異方差識別法
- 小類:
- 管理
- 簡介:
- 本文主要是研究股票市場中股指收益率與貨幣政策工具之一的利率的關系,強調在有突發(fā)事件時應該如何制定有效的貨幣政策,為貨幣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和事實依據(jù)。
- 詳細介紹:
- 本文以2007年到2010年間的上證綜合指數(shù)為研究樣本,運用了異方差識別法,在體制轉換的框架下重點研究了三次重大國際時間內的股指收益率與利率的實際關系。將本文研究結果與傳統(tǒng)的利率——股價理論進行對照,股指收益率與利率一般呈負相關。并認為政府可以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將股指收益率作為一項重要的參考要素。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主要是研究股票市場中股指收益率與貨幣政策工具之一的利率的關系,強調在有突發(fā)事件時應該如何制定有效的貨幣政策,為貨幣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和事實依據(jù)。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1.本文在1990年到2010年這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利用了最新文獻采用的異方差識別法,很好的解決了變量間的內生性問題; 2.引入了狀態(tài)突變,對異方差識別法進行了改進,利用SWARCH模型(基于馬爾科夫轉換的自回歸條件異方差)來劃分波動區(qū)間,避免了以往文獻劃分事件區(qū)間時的主觀設定等人為因素的偏差,更好的研究了股指收益率與利率的關系。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1.對個人機構投資者:作為投資決策時的參考 2.對股票市場:完善股市的制度建設,使資本市場達到強式有效 3對政策建議:有利于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wěn)定,對于異常突發(fā)事件做出正確應對策略
作品摘要
- 本文以2007年到2010年間的上證綜合指數(shù)為研究樣本,運用了異方差識別法,在體制轉換的框架下重點研究了三次重大國際時間內的股指收益率與利率的實際關系。將本文研究結果與傳統(tǒng)的利率——股價理論進行對照,股指收益率與利率一般呈負相關。并認為政府可以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將股指收益率作為一項重要的參考要素。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在山西大學第十五屆“創(chuàng)新挑戰(zhàn)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類獲一等獎。
參考文獻
- [1] Roberto Rigobon.Identification through heteroskedasticity.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3, 85(4):777-792. [2] Roberto Rigobon,Brian Sack.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asset pric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4, 51:1553-1575. [3]Ronald H.Lange.Regime-switching monetary policy in Canada.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10, 32:782-796. [4] 孫文龍﹒基于馬爾科夫轉換模型的中國股票波動性研究﹒財政金融,2010,4: 4. [5] 高鐵梅﹒計量經(jīng)濟分析方法與建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24-30. [6] 周波﹒體制轉換模型的最新進展及其應用﹒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7,2:1-5.
調查方式
- 無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國內外關于貨幣政策和股票市場研究的方法上,主要有三類回歸分析方法、事件研究法和向量自回歸(VAR)(劉煜松,楊溢出2003)。Mira Farka(2009)利用一組新的高頻數(shù)據(jù)運用GARCH模型,研究了美聯(lián)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指出股票收益率的波動水平根據(jù)貨幣政策的類型和政策行為反應不同。熊正德(2007)采用EGARCH模型分別對中國利率與滬深股市的波動溢出效應進行分析表明,股票收益率對利率有著顯著的短期動態(tài)影響;利率與滬深股市分別存在著顯著的波動溢出效益.且大多存在著不對稱性。王丹平,龔玉榮(2006)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及誤差修正模型對央行9次利率調整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表明,短期內股市對利率的調整,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敏感性,但從長期來看,具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孫華妤,馬躍(2003)應用動態(tài)滾動式的計量檢驗方法來檢測中央銀行對股票市場干預的有效性及機制問題。而股票市場發(fā)展與貨幣政策制定相互影響,從而產(chǎn)生了在模型系數(shù)估計時是遇到的變量的內生性等問題。 鑒于這些問題,Rigobon和Sack(2003)提出了異方差識別法,來解決變量間因存在相互作用和交互效應而產(chǎn)生的內生性問題,并與傳統(tǒng)的事件研究法做比較,指出異方差識別法在模型估計上的優(yōu)點。兩位學者在2004年將該方法首次應用到測量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的問題上。隨后,Bohl,Siklos和Werner(2007)改進了異方差識別法,使用馬爾科夫轉換區(qū)分波動率區(qū)間,并應用Bootstrap方法計算t統(tǒng)計量,判斷參數(shù)的顯著性從而來研究歐洲中央銀行對股票市場的反應。陳磊,杜化宇和曾勇(2007)將異方差識別法引入到探討油價波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但并未應用改進的異方差識別法。本文利用SWARCH模型,使用改進的異方差識別法來研究股票價格波動與利率調整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