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論晚清維新知識界的“世界”圖景(1880—1900)--以“中西優(yōu)劣論”為中心
- 小類:
- 哲學
- 簡介:
- 本作品以晚清維新士人對“中西優(yōu)劣”的種種認知和判讀為中心,集中考察此時期知識分子眼中的“世界”圖景。認為當時知識精英對“中西優(yōu)劣”的判讀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他們主動接受以泰西為中心,萬國林立的“世界”圖景和“文明”秩序,另一方面,又竭力抗拒自身的邊緣化,表現(xiàn)出微妙曲折、時代特征顯著的復雜心態(tài)。 本作品具有全球史研究的新穎視角,采用社會史研究的方法,理論性較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 詳細介紹:
- 晚清以來,中外關系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隨著西方武力及其文明的大舉入侵,中國逐步卷入由歐美主導的現(xiàn)代世界歷史進程并日漸“邊緣化”。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解體。重新比較中西優(yōu)劣,建立新“世界”圖景,確定中國在新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以儒學為主干的傳統(tǒng)文明在新世界文明秩序中的適用范圍,成為晚清維新知識分子無法回避的重要課題。 鑒于傳統(tǒng)“天下”觀的實質文化內涵—“文野之別”。筆者認為,“天下”觀的崩潰首先是文明觀的崩潰。晚清維新知識分子世界認識的變化,首先表現(xiàn)為對中國文明至上意識的反思。他們在承認中國文明并非唯一文明形態(tài)、西方也存在文明的前提下,對中西文明的優(yōu)劣高下進行了重新審視。本文試以晚清維新士人對中西優(yōu)劣的認知為主軸,考察此時期知識界的“世界”圖景。 筆者認為,晚清知識精英對中西優(yōu)劣的判讀是矛盾的。在維新知識分子身上,受西方文明影響的民族國家認同和現(xiàn)代化目標,與承續(xù)傳統(tǒng)而來的中國文化認同和世界主義目標并存。表面上看,他們追逐富強、致力于構建現(xiàn)代民族國家,進一步分析,儒學普遍主義的“天下”觀在他們心中仍具有潛存的影響。這使得維新知識分子一面主動接受以泰西為中心,萬國林立的“世界”圖景和“文明”秩序,一面又竭力抗拒自身的邊緣化,大力鼓吹世界文明之運將至泰東,表現(xiàn)出充滿矛盾曲折、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復雜心態(tài)。 一方面,在民族危亡的壓力下,維新士人選擇認清現(xiàn)實,對中西優(yōu)劣進行功利性考察,承認現(xiàn)階段中國文明落后于西方,并根據時代的要求,提出一種功利實用主義的文明價值觀。另一方面,傳統(tǒng)文化的情結又使維新士人不甘承認中國文明本質惡劣。他們大力鼓吹“西學中源”并努力發(fā)掘傳統(tǒng)與西方的“暗合”之處,力圖確證中國文明只是階段性落后,并未與世界文明主流脫節(jié)。甚至期待中國文明能憑借某些超越西方的潛質,成為未來“文明”的典范、“世界”的中心。 從總體看來,晚清維新知識分子在面對西方文明強大的優(yōu)勢時,雖然警惕自省,承認現(xiàn)實中國不如西方,但亦積極樂觀,深具自信。相信中國文明本性并不低劣,不會永遠落后,只要以西方文明加以改造,必定會在未來世界文明秩序中占有重要一席。以今天的眼光看來,清末維新知識分子們的樂觀不免過于天真,但我們仍能充分地感受到他們那充沛的文化底氣。這種不卑不亢的文化態(tài)度,對于去西方霸權具有重要意義,可使我們更加堅定在當今世界自利自存之信心,同時也為我們在全球化時代更好地處理多元文明沖突問題提供了值得借重的知識背景。 本作品具有全球史研究的新穎視角,采用社會史研究的方法,理論性較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19世紀末,傳統(tǒng)的世界觀—“天下”觀念解體。鑒于傳統(tǒng)“天下”觀的實質文化內涵——“文野之別”。論者認為,“天下”觀的崩潰首先是一種文明觀的崩潰。晚清維新知識分子“世界”認知的變化,也首先表現(xiàn)為對中國文明至上觀念的反思。他們在承認中國文明并非唯一文明形態(tài)的前提下,對中西文明的優(yōu)劣進行了重新審視。 本文試以維新士人對中西文明的認知為主軸,考察此時期知識界的“世界”圖景。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從傳統(tǒng)“天下”觀到現(xiàn)代“世界”觀的轉變,是19世紀末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產生的一個重要思想課題。本作品以維新時期的“中西優(yōu)劣論”為中心關注,研究這一時期中國知識界“世界”觀念的形成和思想特點。本作品的研究具有“全球史”的視角和意義,具有很強的學術創(chuàng)新性和前沿性。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晚清維新知識分子在面對西方文明強大的優(yōu)勢時,雖然警惕自省,承認現(xiàn)實中國不如西方,但亦積極樂觀,深具自信。相信中國文明本性并不低劣,不會永遠落后,只要以西方文明加以改造,必定會在未來世界文明秩序中占有重要一席。這種不卑不亢的文化態(tài)度,對于去西方霸權具有重要意義,可使我們更加堅定在當今世界自利自存之信心,同時也為我們在全球化時代更好地處理多元文明沖突問題提供了值得借重的知識背景。
作品摘要
- 19世紀末的民族危機,使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解體。重新比較中西優(yōu)劣,建立新“世界”圖景,成為晚清維新知識分子面臨的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晚清知識精英對中西優(yōu)劣的判讀是矛盾的。在維新知識分子身上,受西方文明影響的民族國家認同和現(xiàn)代化目標,與承續(xù)傳統(tǒng)而來的中國文化認同和世界主義目標并存。這使得維新知識分子一面主動接受以泰西為中心,萬國林立的“世界”圖景和“文明”秩序,一面又竭力抗拒自身的邊緣化,大力鼓吹世界文明之運將至泰東,表現(xiàn)出充滿矛盾曲折、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復雜心態(tài)。 一方面,在民族危亡的壓力下,維新士人選擇認清現(xiàn)實,對中西優(yōu)劣進行功利性考察,承認現(xiàn)階段中國文明落后于西方,并根據時代的要求,提出一種功利實用主義的文明價值觀。 另一方面,傳統(tǒng)文化的情結又使維新士人不甘承認中國文明本質惡劣。他們大力鼓吹“西學中源”并努力發(fā)掘傳統(tǒng)與西方的“暗合”之處,力圖確證中國文明只是階段性落后,并未與世界文明主流脫節(jié)。甚至期待中國文明能憑借某些超越西方的潛質,成為未來“文明”的典范、“世界”的中心。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主要參考資料檢索目錄: 1、原始材料:維新知識分子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等人的文集:《康有為全集》、《飲冰室合集》、《嚴復集》、《譚嗣同全集》,游記:《走向世界叢書》,報刊:《萬國公報》、《強學報》、《中外紀聞》、《時務報》、《國聞報》等。 2、二手資料: (1)海外漢學名著: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xiàn)代命運》《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史華茲《嚴復與西方》、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蕭公權《近代中國與新世界》、柯文《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之間》、佐藤慎一《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與文明》等。 (2)近代思想史論著:汪澍白《文化沖突中的抉擇》、李承貴《中西文化之會通》、汪暉《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等。
調查方式
- 1、研讀原始文獻、參考二手材料 2、利用北京各大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查閱相關書報刊物、文件信息 3、參加相關會議,聽取講座報告 4、向導師咨詢求教,與同學討論分析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一、目前學界對19世紀末“世界觀”的研究多從現(xiàn)實政治權力、現(xiàn)代民族國家認同、合法性等角度展開。如羅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國——近代國人世界觀的思想譜系》《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于人類社會認知的轉變》、汪暉《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興起》、趙汀陽《沒有世界觀的世界》、陳廷湘、周鼎《天下?世界?國家》、項飚《尋找一個新世界:中國近現(xiàn)代對“世界”的理解及其變化》。鮮見從文明觀,“中西優(yōu)劣”角度入手的先例,與本文角度略有不同。 二、另一方面,學界對維新思想家“中西優(yōu)劣論”的研究相對較多。如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xiàn)代命運》、張灝《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張昭軍《傳統(tǒng)的張力——儒學思想與近代文化變革》。但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缺乏整體性研究和分析模式僵化。 (一)學界對維新“中西文化之辯”較為深入的專門研究,多集中于單個精英思想家。如列文森《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史華茲《嚴復與西方》,蕭公權《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黃克武《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李承貴《中西文化之會通》、王中江《嚴復與福澤諭吉》、焦?jié)櫭鳌读簡⒊瑔⒚伤枷胙芯俊?。針對維新知識界整體“中西優(yōu)劣論”的專論較少,僅在近代思想史通論中略為涉及,如汪澍白主《文化沖突中的抉擇》、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二)現(xiàn)有研究往往將維新 “中西優(yōu)劣論”視為五四“中西文化之辯”的先聲:一方面表彰其相對洋務時“中體西用論”的進步性,已突破中國中心框架;另一方面又批評其尚未達到五四的思想水平,缺乏對中國落后之源在于文化的自覺。如沈大德《略論近代以來的中西文化沖突》,李友濱《中國人對中西文化認識的演變及“全盤西化”論的破產》,李喜所《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這種肯定加批判的分析模式過于潦草,未能給予維新“中西優(yōu)劣論”的獨有時代特征則以應有的關注。 鑒于現(xiàn)有研究的兩方面局限,本文在視角上,拋棄傳統(tǒng)的直線思維定勢,不把維新時期的“中西優(yōu)劣論”放在自晚清到五四的縱向分析模式中,而把它視為“世界”認知的主軸,以“中西優(yōu)劣論”為中心,考察此時期“世界”觀的“維新”性格;在方法上,將知識界的“中西優(yōu)劣論”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思潮來認識,綜合各種看似矛盾的認知和判讀,勾勒出維新知識分子眼中整體“世界”圖景的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