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中小學體育挫折教育及實施對策研究
- 小類:
- 教育
- 簡介:
- 本文通過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等方法旨在從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成因,挫折教育的方法及意義等方面闡述在中小學生體育教育現(xiàn)狀及實施挫折教育的措施研究,以幫助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及中小學生進一步提高心理承受力、健全人格,發(fā)展身體素質以對今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 詳細介紹:
- 首先提出挫折教育在體育教育的結合和運用的這一概念,指出挫折教育是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定的挫折情境,讓孩子受到困苦的磨練,經歷挫折和失敗的體驗,以培養(yǎng)對挫折和失敗的承受力,提高人體的抗挫折和認知能力,增強對挫折排解能力的一種教育方法。與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目標不謀而合。 其次,圍繞以下幾點以分析和研究挫折教育在中小學體育教育中的發(fā)展: 一是中小學生的體育教育背景和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的價值。 指出現(xiàn)今中小學教育背景為教育思想貫徹片面化,學校教育重視知識灌輸,輕能力訓練,追求中小學升學率,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方面質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情況。 說明小學時期是意志品質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重視對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才能在中學體育教育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才能對其一生的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并介紹體育本身是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能力最好場所,它人為地設置困難,是使參與者克服和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過程。提出在體育教學中對中小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蘊含著極重要的價值。 二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征而制定的體育課挫折教育的實施方法。 提出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征不同,應對癥下藥,解決各年齡段的問題這一概念。 并以年級作為分隔,將學生分為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進行分析,分別根據他們的普遍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了不同的挫折教育實施方法,以解決處于不同年齡段學生所面臨的普遍矛盾,以達到使他們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一步步穩(wěn)步提升的期望。 三是分析當前體育教育現(xiàn)狀和困難并做出原因分析。 根據事實材料得出當前中小學體育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如場地器材、經費短缺、學業(yè)負擔太重等等。 表達這些困難對體育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阻礙作用,對挫折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實施更是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四是對當前現(xiàn)狀給出的幾點建議。 對于當前現(xiàn)狀和實施挫折教育的前景分別對教育領導者,教育工作者,學校和家長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以求大眾能更重視體育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便學生們能更加健康的成長。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培養(yǎng)自身科研能力,積極參與課外學術活動;從實際出發(fā),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其進行廣泛深入研究,總結出此教學模式方法,對推動體育教學改革起到一定作用。思路:查閱相關資料,確認研究方向和選題;通過走訪調察,評估中小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獲得研究數據;參閱相關書籍和專家意見,整理鑒定并分析;4評估中小學各年齡段學生特征,并探究發(fā)展挫折教育的實施方法;5對中小學體育教育在今后的發(fā)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科學性:調查方法和分析手段的科學嚴謹性。將結果量化,從數據分析和預測體育挫折教育對現(xiàn)狀進行的改善和提升。 先進性:雖然挫折教育概念早已出現(xiàn),但并未引起重視,且多集中在文化教育領域,對體育教育的應用非常有限。所以這是具有前瞻意義的研究。 獨特之處:本次研究在課題選擇上具有獨特之處。并提出鮮明的改革觀點。通過材料的使用,夾敘夾議,論證有力。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價值:有助于者發(fā)現(xiàn)問題并糾正;將挫折教育落實到中小學體育教育實處;給予教育者與社會輿論啟發(fā),對中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一定提高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實現(xiàn)體育老師自身價值;對于“新課改”體育教育建設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 意義:對中小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考察具有實際意義;為中小學體育挫折教育發(fā)揮的實質作用進行研究;為中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發(fā)展各方面素質提供實踐指導意義。
作品摘要
- 摘要: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定的挫折情境,讓孩子受到困苦的磨練,經歷挫折和失敗的體驗,以培養(yǎng)對挫折和失敗的承受力,提高人體的抗挫折和認知能力,增強對挫折排解能力的一種教育方法。本文是通過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等方法旨在從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成因,挫折教育的方法及意義等方面闡述在中小學生體育教育中實施挫折教育的措施研究,并提出了幾點看法:一是中小學生的體育教育背景和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的價值。二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征而制定的體育課挫折教育的實施方法。三是分析當前體育教育現(xiàn)狀和困難并做出原因分析。四是對當前現(xiàn)狀給出的幾點建議。以幫助中小學生進一步提高心理承受力、健全人格,發(fā)展身體素質以對今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成都體育學院“挑戰(zhàn)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yōu)秀獎
參考文獻
- [1]宋守信.直面挫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國青少年城市調查報告. 2007. [3]劉新宇,陳秋菊.論中小學體育教育如何實現(xiàn)“綠色教育”[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 2010. [4]靳淑玫.試論體育教育與學生個性培養(yǎng)[J].價值工程,2010. [5]鄭壽存,劉汝豐.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質量的研究[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 2007. [6]王勇.淺析國內外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現(xiàn)狀[J].科技信息,2010. [7]張旭東等.挫折應對與大學生心理健康[M].科學出版社.2006. [8]秦海權,汪曉贊,季瀏,馮亞.體育科研.2009. [9]鄭昕.中小學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考.2010. [10]第二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報告.2006.
調查方式
- 通過走訪、現(xiàn)場采訪、個別交談、書報刊物和網絡查詢方式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中小學體育教育研究目前在國內外不受重視,多數學者亦是從體育鍛煉方法、手段,生理學影響,教育學目標和社會學發(fā)展的角度進行研究,很少有從心理學角度對體育教育進行實證探索。多數學者是在教育手段的方面進行研究。如鄭壽存,劉汝豐的《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質量的研究》中論述:體育教育形式不容樂觀,一方面青少年兒童體質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體育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制約和影響體育教育質量的提高,如何解決和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質量是擺在當前的首要任務。之后,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從課程改革角度提出體育教育要順乎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為健康成長必須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活動。我國國家體育總局在2000年底也制訂的《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指出:“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加快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學校在完成體育課程的同時,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訓練,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練時間,使青少年養(yǎng)成終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在2007年頒布的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師用書體育》中,提出了將挫折教育融入體育教育的概念。由此,挫折教育理念開始在教育研究中產生影響,人們從挫折教育的視角思考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問題。 關于挫折教育的研究。國內外已有研究表明:在經歷挫折和失敗的體驗后,能培養(yǎng)個體對挫折和失敗的承受力,提高人體的抗挫折和認知能力。但現(xiàn)有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在研究方法上,缺少深入細致的實例研究,缺乏深入校園的實際接觸。;在研究內容上,多是對大學生挫折教育的調查分析,亦或是挫折教育在文化課領域的發(fā)展,對中小學體育教育方面的探討較少。從郭劍等人考察表明,雖然體育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出臺已久,但在指導學校體育教育上實際作用并不明顯。中小學生的體質和心理健康呈現(xiàn)下滑趨勢,說明中小學生的對體育鍛煉和挫折教育有著必要的需求。如何完善中小學生的素質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水平,正是我們需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把體育教育與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彌補了傳統(tǒng)中小學體育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不足。 綜上所述,就國內外已有關于中小學體育教育、挫折教育的研究來說,盡管比較全面、系統(tǒng),但仍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目前缺少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領域實施挫折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