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模因論視角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變異分析
- 小類:
- 哲學
- 簡介:
- 本文以“模因論”為理論框架,對大學校園流行語的變異現(xiàn)象的模因來源及其模因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指出校園流行語的產生和發(fā)展及其變異現(xiàn)象是可以用模因論進行合理解釋。
- 詳細介紹:
- 976年,牛津大學動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出版《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大力倡導對社會文化作進化研究。他把受自然選擇支配的文化特性叫做“模因”原名為meme,這是他模仿“基因”(gene)造出來的詞,因為文化特性是靠“記憶”(memory)和“模仿”(mimicry)來維持的。模因是一種信息單位,也是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播。模因論是語用學中一個相對較新的理論,我國語用學家何自然對模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國內對于模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語教學和譯本中文化信息的傳播等方面。當前國內外關于模因論的研究數量甚多,研究水平亦是日益提高,但仍需相關學者多次進行跟深入的研究,借此來推動模因論和語用學的新發(fā)展。本文以“模因論”為理論框架,對大學校園流行語的變異現(xiàn)象的模因來源及其模因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指出校園流行語的產生和發(fā)展及其變異現(xiàn)象是可以用模因論進行合理解釋。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以“模因論”為理論框架,對大學校園流行語的變異現(xiàn)象的模因來源及其模因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指出校園流行語的產生和發(fā)展及其變異現(xiàn)象是可以用模因論進行合理解釋。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個案分析的辦法對大學校園中的流行語的變異類型進行分類,并找出它們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研究把“模因論”運用到大學校園流行語中,首次用“模因論”對大學校園流行語的模因來源、模因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進行了分析并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為校園流行語中的變異現(xiàn)象作了詮釋,進一步探究了校園流行語的模因來源及變異形式,指出了校園流行語及其變異可以用模因論得到合理的解釋。 本文的探討對于今后語言的變異現(xiàn)象研究具有一定啟示意義。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應用價值:本文可以對目前在校園中流行的語言的來源進行分類,讓語言研究者和使用者了解這些變異的語言是如何變異、如何流行、來源和類型。 現(xiàn)實價值:本文能進一步促進語用學的發(fā)展和校園語言的研究。
作品摘要
- 摘 要:隨著網絡、影視、新聞報紙等媒介的爆炸式發(fā)展,語言變異現(xiàn)象也隨之變得司空見慣。由于這些變異了的語言能夠迎合大學生群體的使用需要,因此在大學校園中比較容易得到流行與發(fā)展。基于此現(xiàn)象,本文以“模因論”為框架對大學校園流行語變異現(xiàn)象的模因來源及其模因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進行了分析,并指出校園流行語的產生和發(fā)展及其變異現(xiàn)象是可以用模因論進行合理解釋的,同時,本文對于今后語言變異現(xiàn)象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模因;模因論;校園流行語;語言變異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本文發(fā)表在《濟寧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P106-109頁。
參考文獻
- [1].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UP,1976. [2]. 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蔡少蓮. 模因論與語言變異[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 (3): 32. [4]. 何自然. 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何自然. 語言中的模因[J]. 語言科學,2005 (6): 54. [6]. 里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M].盧允中,張岱云,王兵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 呂文靜. 模因論與校園流行語[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9) : 114. [8]. 潘文國. 字本位與漢語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9]. 齊彩霞. 淺談大學校園語言的變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 (5): 123. [10]. 楊小華. 大學校園流行語中的模因現(xiàn)象探析[J].社科縱橫,2009 (8): 120.
調查方式
- 問卷調查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我國有不少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關注、探討了校園流行語。例如:潘婉瑩等(2006年)從語用學視角論述了校園流行語的順應表達現(xiàn)象;楊文全等(2003年)從語體學的角度探究了校園流行語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喬平、楊小華等(2009年)對大學校園流行語中的模因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