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預測連環(huán)案件犯罪位置的模型研究
- 小類:
- 數(shù)理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本項目為數(shù)學模型研究類別,參加2010年美國國際數(shù)學建模比賽,榮獲“一等獎”。主要內(nèi)容是對連環(huán)案件中犯罪分子的下一步作案地點進行分析的研究,并提出實際可求解的數(shù)學模型,并引用美國的實際案例進行驗證。
- 詳細介紹:
- 本論文對連環(huán)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下一步作案地點的研究中,建立了基于最大釋然估計、AHP層次分析、和模糊層次分析三大理論基礎的三個模型,模型一考慮距離這單因素的概率估計,簡單易操作,但準確性不高,模型二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通過AHP層次分析構造模型,操作性雖然降低,但準確性高,模型三通過模糊層次分析消除了層次分析中決策層各因素的相互影響,對模型三進行優(yōu)化。逐步加深對案件的分析,并得出模型,進行求解。通過實際數(shù)據(jù)進行模型的驗證。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安定的國家機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來連串犯案案件也層出不窮,威脅人民財產(chǎn)和人生安全,本論文就連串犯案案件犯案手段,方式各項特征研究預測下一步犯案位置,幫助公安機關及早預防,及時破案。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論文針對連串犯案案件的特點分析了案件的特點,模型一中運用概率中最大似然估計的統(tǒng)計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估計可能犯案位置。在模型二中,利用(APH)層次分析法構造對犯罪位置選擇的影響因素模型,結合犯罪心理學的知識判斷犯罪分子下一步計劃。模型3更是在模型2的基礎上進行了模糊層次分析,優(yōu)化了模型。使預測模型更加合理。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1、幫助公安機關對連串犯案案件犯罪特征分析 2、幫助公安機關對連串犯案案件進行下一步犯案位置預測,及時布防和及早破案。
學術論文摘要
- 本文就關于怎樣確定刑事案件中連串案件下一步作案位置問題,設計了三個模型來對疑似連串案件“地理位置特征”的分析與確定。 模型一是一簡單模型,利用最大似然估計方法對案件進行分析,這突出了距離在影響犯案位置的重要作用。 模型二是一個相對復雜的模型,在考慮更多的影響犯罪位置選擇的條件下,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對犯罪分子選擇犯案位置進行了模型化。 模型三是對模型二的優(yōu)化模型,本模型結合了模糊層次分析法和模糊層次分析綜合評判理論(FCET)。能夠很好的克服模型一和模型二對于不確定因素影響考慮困難的缺點。
獲獎情況
- 該作品于2010年2月美國國際數(shù)學建模(MCM/ICM)競賽組委會評定。該競賽由美國數(shù)學及其應用聯(lián)合會組織,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數(shù)學及其應用聯(lián)合會、美國運籌學及管理科學研究所、美國國家安全局等單位資助。
鑒定結果
- 美國國際數(shù)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參考文獻
- 【1】 劉坦,李繼遷:“基于模糊一致性判斷的最大似然估計的優(yōu)化” 濟南大學學報(科技),第2月22日,2008年 【2】 【3】 周霞,張秀芝:“基于模糊層次分析評價大學生素質(zhì)分析” Dec.2009卷,第30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安定的國家機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來連串犯案案件也層出不窮,威脅人民財產(chǎn)和人生安全,由于犯罪預防能夠防范犯罪,及早的避免對人民人生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的威脅。針對連續(xù)犯案案件的特點進行犯罪預測的研究在最近十年逐漸成為公安機關破獲相關案件的首選方法。在國際刑事案件的偵破中對于利用預測模型預測犯罪案件也是備受青睞。各大學和科研機構也對相應問題做過相應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國內(nèi)的各警官學院,和國防科技大學等也有過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