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關于輕型犯犯罪原因問題的調查報告——基于沈陽市K監(jiān)獄的調查問卷分析
- 小類:
- 法律
- 簡介:
- 2010年12月,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會組織部分各專業(yè)研究生到沈陽市K監(jiān)獄針對犯罪原因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取得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輕型犯的犯罪類型、累犯、犯罪人性格、教育程度、經(jīng)濟水平、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犯罪年齡、刑前環(huán)境等9個因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提供了減少此類犯罪解決的途徑和思路。
- 詳細介紹:
- 犯罪原因一直是犯罪學研究領域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議題。從犯罪數(shù)量上,輕型犯的犯罪人數(shù)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研究輕型犯犯罪的原因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國內,量刑輕刑化的傾向,使得輕型犯犯罪人員比例必然增加。 我國犯罪學領域的科學研究與國外發(fā)達的犯罪學理論相比還相差甚遠,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更為犯罪原因的研究帶來不可避免的相關因素。在權威的中國知網(wǎng)等電子期刊網(wǎng)站上,未能搜索到有關研究輕型犯犯罪原因的學術資料。因此研究犯罪原因,尤其是輕型犯犯罪原因有著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對于此課題的研究,我們認為僅從理論上分析論證是天方夜譚,只有在掌握了充足的調研資料后,在真實和準確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基礎上,運用犯罪學理論和社會調查方法方能在理論上取得成果。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報告從輕型犯罪的集中犯罪類型入手,進而分析了輕型犯犯罪的累犯比例,以及輕型犯犯罪與犯罪人性格、教育程度、經(jīng)濟水平、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犯罪年齡等因素的關系。展示了輕型犯犯罪多元的、錯綜復雜的犯罪原因,為減少此類犯罪數(shù)量提供了解決的途徑和思路。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調查報告基于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會組織部分研究生赴沈陽市K監(jiān)獄實地調研獲取的第一手資料而形成。在調研工作中,調查問卷設計了相關問題,在真實準確的問卷數(shù)據(jù)基礎上,由參與報告者以小組研討的形式,理性而具體地分析問題而得出結論。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報告從輕型犯罪的集中犯罪類型入手,進而分析了輕型犯犯罪的累犯比例,以及輕型犯犯罪與犯罪人性格、教育程度、經(jīng)濟水平、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犯罪年齡等因素的關系。展示了輕型犯犯罪多元的、錯綜復雜的犯罪原因,為減少此類犯罪數(shù)量提供了解決的途徑和思路。
作品摘要
- 長久以來,犯罪原因一直是眾人關注和研究的重點議題。而從犯罪數(shù)量上,輕型犯的犯罪人數(shù)又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所以研究輕型犯犯罪的原因尤為重要。 2010年12月,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會組織部分各專業(yè)研究生到沈陽市K監(jiān)獄針對犯罪原因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取得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輕型犯的犯罪類型、累犯、犯罪人性格、教育程度、經(jīng)濟水平、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犯罪年齡、刑前環(huán)境等9個因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提供了減少此類犯罪解決的途徑和思路。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1.(美)奇澤姆,特維編著,劉靜坤譯:《犯罪重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2.(意)龍勃羅梭著,黃風譯:《犯罪人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 3.(美)哈根(Hagan.F.E)著;劉萃俠,羅震雷,黃婧等譯:《犯罪行為研究方法--司法心理學系列》,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2月; 4.張明楷著:《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5.羅大華主編:《犯罪心理學》(第二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6.熊云武編著:《犯罪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7.吳鵬森著:《犯罪社會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8.寇學軍著:《人格塑造與犯罪預防》,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9.風笑天著:《現(xiàn)代社會調查方法》(第四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10.張彥,吳淑鳳編著:《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上海財經(jīng)大學,2006年10月。
調查方式
- 走訪、問卷、現(xiàn)場采訪、個別交談、親臨實踐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我國犯罪學領域的科學研究與國外發(fā)達的犯罪學理論相比還相差甚遠,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更為犯罪原因的研究帶來不可避免的相關因素。在權威的中國知網(wǎng)等電子期刊網(wǎng)站上,未能搜索到有關研究輕型犯犯罪原因的學術資料。因此研究犯罪原因,尤其是輕型犯犯罪原因有著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