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河南大學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深入發(fā)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激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實踐,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促進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在較高層次上展示我校的育人成果,學校決定舉辦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為迎接全省第八屆、全國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競賽活動做準備?,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12年12月——2013年5月
二、參賽資格
凡在2013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國籍??粕⒈究粕痛T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
三、作品申報
所申報參賽作品必須是2013年7月1日前兩年內完成的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調查報告與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等三類作品,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已發(fā)表的作品署名應當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超過兩人;凡作品超過三人的項目或不超過三人,但已無法區(qū)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作者必須均為學生。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僅限本??粕U軐W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萍及l(fā)明制作類分成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fā)明、小制作。參賽作品應從實際出發(fā),側重解決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具體問題。
四、評審方式
學校成立評審指導委員會,以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xiàn)實意義為基本評判標準,通過作品資格和形式審查,分三個類別設立獎勵等次分別進行評定。
五、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學校主管領導掛帥,科研處、教務處、學生處、研究生處、人事處、財務處、團委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組成的校級競賽活動組委會(見附件一),決定競賽活動的重大事項,審查參賽、參展作品資格,協(xié)商議決評審規(guī)則,籌集活動經費,給予有關參賽學生、指導教師及優(yōu)秀組織工作單位表彰和獎勵等。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落實組委會工作部署并主持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校團委。成立校級競賽評審指導委員會,由學校競賽活動組委會提名,邀請社、理、工、農、醫(yī)等專業(yè)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獨立負責評審工作。
各學院要在學院黨政的統(tǒng)一領導下,組成由學院主管領導負責,科研工作秘書、教學工作秘書、院團委書記、各年級輔導員共同參加的參賽領導小組,負責本院組織發(fā)動、作品申報和篩選把關等工作。
(二)認真組織初評。各學院要協(xié)調指導教師對學生申報作品進行指導,聘請有關專家對申報作品進行評估和篩選,向學生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支持,并指導、幫助學生嚴格履行申報手續(xù),確保申報作品質量。各院參賽作品申報書和作品(一式三份)須在2013年3月31日前報送校競賽活動組委會辦公室,逾期不報視為自動棄權。
六、宣傳動員
學校競賽活動組委會和各學院參賽領導小組要采取具體措施,在學生中進行廣泛動員,支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一步擴大“挑戰(zhàn)杯”競賽活動的影響和群眾基礎。要加大宣傳力度,搞好活動的宣傳報道,為“挑戰(zhàn)杯”這一名牌項目不斷增添光彩,使其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推動我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深入發(fā)展。
附件一:河南大學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組委會成員名單
附件二:河南大學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2012年12月
附件一:
河南大學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組委會成員名單
組 長:趙國祥
副組長:王 凌 劉志軍
成 員:劉濟良 苗 琛 周保平 孫君健 韓守富 張國強
辦公室主任:張國強(兼)
附件二:
河南大學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一、基本宗旨
舉辦河南大學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我校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實踐,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促進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在較高層次上展示我校育人成果,全面活躍我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學術氛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本屆“挑戰(zhàn)杯”競賽活動的主題是:“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chuàng)新、迎接挑戰(zhàn)”。
二、競賽方式
采取初評、預審、終審決賽三級賽制方式。
(一)初評。競賽活動的初評由各學院組織實施。各學院按照競賽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組織學生申報(理、工、農、醫(yī)類)自然科學學術論文、科技制作、小發(fā)明創(chuàng)造、社會調查報告與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四類作品參賽,并對學生的參賽資格和作品申報條件進行審查確認,聘請專家進行初評工作,篩選出參加全校預審的作品,指導學生正確填寫申報書。各學院經初審推薦參加學校預審的作品數(shù)量不限,原則上應不低于學院學生人數(shù)的5%。
(二)預審。成立學校競賽活動評審指導委員會,按照競賽章程規(guī)定的評判標準,通過作品資格和形式審查,篩選出通過初評的50%左右的參賽作品進入終審決賽。
(三)終審決賽。學校評審委員會推薦通過預審的一定比例的三類作品參加展評,并接受評委問辯,最后評定作品終審成績。其中,科技制作類、小發(fā)明創(chuàng)造類作品須有實物或模型參展。在競賽終審決賽階段,同時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展覽、轉讓活動。
三、表彰獎勵
學校評審委員會按照競賽章程規(guī)定的設獎等級的比例評定出各類參賽作品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鼓勵獎。本屆競賽優(yōu)秀作品在繼續(xù)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將代表學校參加全省第八屆、全國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四、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fā)動階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
2012年12月 —2013年3月下發(fā)競賽通知、活動方案、競賽章程、評審細則等文件;各學院成立競賽領導小組,制定本院參賽方案;動員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賽,充分利用寒假期間開展調查研究,收集信息資料,完善參賽作品等。
(二)組織申報和初評階段(2013年3月至4月)
1、2013年3-4月,各學院組織學生申報參賽作品,按競賽規(guī)定對申報作品及作者進行資格審查,對學生申報作品進行評估篩選,并依照參賽作品數(shù)量要求擇優(yōu)推選出本院參賽作品。
2、各學院于4月1日前向學校競賽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報送已選定的本院參賽作品申報書和作品(作品申報書請到校團委網站首頁“科技園地”內下載;作品須為打印件且需符合作品申報書有關要求;科技發(fā)明制作類作品必須提供文字說明及圖片資料),一式三份。
(三)預審、終審階段(2013年4月上旬)
1、學校競賽活動組委會于4月5日前根據(jù)申報作品類別、數(shù)量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制定《評審細則》。
2、學校評審指導委員會于4月10前對申報作品進行預審;4月20日前終審完畢,評出獲獎等級,適時予以表彰和獎勵。
校內競賽結束后,學校將積極組織申報優(yōu)秀作品參加河南省第五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2013年4月下旬---5月下旬),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轉自 http://tw.henu.edu.cn/index.php/tw_home/article/1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