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從環(huán)保及廢舊資源再利用的角度出發(fā),借助電鏡、旋轉粘度計等技術手段研究不同因素對膠粉改性瀝青的影響,并建立膠粉溶脹率以及膠粉改性瀝青粘度的預估模型。本項目拓展了膠粉與瀝青相互作用的研究,為后續(xù)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依據(jù)模型可以方便的對膠粉改性瀝青的性能進行預估,為膠粉改性瀝青的制備及性能優(yōu)化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可促進廢橡膠的資源化利用。
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短缺是全人類發(fā)展所面臨的現(xiàn)實難題。而輪胎橡膠作為石化工業(yè)的產品有難降解的特性,既造成了難以解決的“黑色污染”,又是一種資源浪費,而廢胎膠粉制膠粉改性瀝青(CRMA)則是解決這兩方面難題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實際工程操作中,由于相關理論依據(jù)及預估模型的缺乏,使得這種“有效途徑”的利用受到了限制。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作品對膠粉在瀝青中作用行為進行分析,建立有效的預估模型,為優(yōu)化膠粉改性瀝青制備工藝,提高膠粉改性瀝青的性能,促進廢橡膠的資源化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以經機械粉碎后的廢胎膠粉及常用的基質瀝青為基本材料,通過對處理時間、處理溫度、摻入膠粉粒徑、摻入比例和微波等因素的控制,在不同條件下制取CRMA,并通過旋轉粘度計,電鏡顯微觀察等技術手段,分析實驗前后膠粉的物化特性以及表面特征變化,并通過膠粉改性瀝青黏度、摻入膠粉溶脹率等參數(shù)表征膠粉在瀝青中的作用,根據(jù)不同條件下物化作用行為參數(shù)的擬合分析,建立膠粉與瀝青相互作用預估模型。
第十二屆“挑戰(zhàn)杯”作品 三等獎
1、本作品于2011年4月獲我校第七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2、本作品于2011年6月獲陜西省“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3、本作品的相關研究成果撰寫的論文“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ste Rubber and Aged Asphalt”已于2010年11月發(fā)表于機械工程與綠色制造湖南國際會議,并已EI檢索。(檢索號:20110213557671)
4、本作品的相關研究成果撰寫的論文“Research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crumb rubber in asphalt rubber”已錄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材料國際會議,并將于2011年7月在昆明進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