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挑戰(zhàn)杯”相關知識問答
admin 發(fā)表于 2014.9.13| 點擊數12561
1.“挑戰(zhàn)杯”是什么?
“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國內著名大學和新聞單位聯合發(fā)起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中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性競賽活動,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奧林匹克”。此項活動旨在全面展示高校教育成果,激發(fā)廣大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傳新、迎接挑戰(zhàn)的熱情。
2.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的情況
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在蘇州大學舉行,就是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稱“大挑”。而俗稱“小挑”的則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
3.“挑戰(zhàn)杯”的宗旨
崇尚科學 追求真知 勤奮學習 銳意創(chuàng)新 迎接挑戰(zhàn)
4.“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幾年舉辦一屆
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每兩年舉辦一屆,現已舉辦十二屆。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的“小挑”已舉辦八屆。
5.“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在哪些高校承辦過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6.“挑戰(zhàn)杯”如何參賽
挑戰(zhàn)杯已形成校級、省級、全國的三級賽事,參賽同學首先參加校內及省內的作品選拔賽,優(yōu)秀作品報送全國組委會參賽。
7.“挑戰(zhàn)杯”的組織委員會構成
全國組織委員會由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和聯合發(fā)起單位(含高校、新聞單位、相關企業(yè))的有關負責人組成,負責制定,修改章程等競賽重大事宜,競賽前期的具體組織工作主要由承辦單位在主辦單位的指導下完成,并在終審決賽前向組委會報告。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分別委派一至二名有關負責同志作為組委會成員,各聯合發(fā)起單位推薦一名主管領導作為組委會成員。全國組織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8.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競賽舉辦的時間
計劃在2013年10月舉辦。
9.參賽流程是不是從各個學校到全省評比再到組委會評比?
1)各省(區(qū),市)的組織協委員會要按照《“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對報送的作品進行嚴格的資格和形式審查,省(區(qū),市)評審委員會對報送作品進行認真的初評。
2)全國組織委員會秘書處對各省(區(qū),市)組織協同委員會報送和發(fā)起高校直送的參賽作品進行資格及形式審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3)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和科技發(fā)明制作類的作品在承辦高校所在地進行預審,預審要提出是否進入終審和獲獎登記初步意見,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在全國評審委員會負責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評審工作的常務副主任的主持下先期進行評審選出一定比例作品赴承辦高校所在地進行展示。
4)終審決賽期間,評委在組委會安排的專門時間集體到展廳對作者提出問辯,并審看發(fā)明制作類作品的實物。每個評委需同在場的屬于自己負責評審的作品的作者至少接觸一次。
5)評審可以對所評審的作品的資格提出質疑,并提出質疑理由,證據或線索,受到評委質疑的作品,將提交競賽作品資格評判委員會按程序評定其參賽資格。
6)評委會應于終審開始時在主任的主持下召開評委會全體會議,聽取組委會對競賽情況的通報。
10.文章在校里面已經加入決賽,還不知道能不能送到省的挑戰(zhàn)杯:如果這個時候把文章發(fā)表算不算違規(guī)?還能不能參加全國的比賽?
畢業(yè)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他全國競賽的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所以,把文章發(fā)表不算違規(guī),還能參加全國性比賽。
11.對參賽作品是否由特殊要求?
當參賽作品涉及以下內容時必須由申報單位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否則不予評審:
動植物新品種的發(fā)現或培育,須有省級以上農科部門或科研院所開具證明。
對國家保護動植物的研究,須有省級以上林業(yè)部門開具證明。(證明該項研究的過程中未產生對所研究的動植物繁衍、生長不利的影響);
新藥物的研究,須有衛(wèi)生行政部門授權機構的鑒定證明;
醫(yī)療衛(wèi)生研究須通過專家鑒定,并最好附上在公開發(fā)行的專業(yè)性雜志上發(fā)表過的文章;
涉及燃氣用具等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關用具的研究,須有國家相應行政部門授權機構認證證明。
12.有哪些作品不在申報范圍之列?
畢業(yè)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他全國競賽的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
13.什么樣的人才具有參賽資格?
凡2013年7月1日以前我校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中國籍??粕⒈究粕?、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
14.申報參賽的作品有什么要求?
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申報日前兩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可分為個人和集體申報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fā)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凡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qū)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除填寫集體作品名稱外,還要注明一位學歷最高的作者為集體項目的代表,集體作品作者必須均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本、??粕髌贰⒋T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參賽作品必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指導教室(或教研組推薦),經本校學籍管理、教務、科研管理部門審核確認。
15. “挑戰(zhàn)杯”申報的作品分個人和集體兩類,是以何種標準定界的?
個人作品:申報者承擔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鑒定書、專利證書、發(fā)表的有關作品上署名均應該為第一作者,且不超過兩人。集體作品: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不者超過3人,但無法區(qū)分第一作者的項目,作者必須為學生。
16. 申報作品有無數字要求?
論文類8000內,調查報告類15000內。
17. 參加“挑戰(zhàn)杯”比賽的范圍是那些?
包括三大類:自然科學學術論文(包含機械與控制、信息技術、數理、生命科學、能源化工),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包括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科技發(fā)明(包含機械與控制、數理、生命科學、能源化工)等。
18. “挑戰(zhàn)杯”的申報項目分幾類?
分集體和個人項目。其中作品分自然科學、哲學、社科和科技發(fā)明。申報的項目必須為所參加比賽這一年的前兩年之內的作品。
19. 申報的科技發(fā)明分為科技A類和科技B類,有什么區(qū)別?
科技發(fā)明制作類非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者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fā)明、小制作等。
20.挑戰(zhàn)杯”競賽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三類作品申報參賽;聘請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chuàng)新意義的優(yōu)秀作品;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覽、轉讓活動,推動高校學生學術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21.“挑戰(zhàn)杯”競賽作品資格評判委員會的組成單位有哪些?
作品資格評判委員會在全國組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時成立。該委員會由全國評審委員會常委副主任1名、評審委員3名(根據評判作品選定)、主辦單位各1名代表、全國組織委員會高校委員中抽簽產生的10名代表組成。資格評判委員會主任由全國評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擔任,秘書長由主辦單位的代表擔任。
22.“挑戰(zhàn)杯”競賽的承辦單位和發(fā)起高校如何確定?
獲得歷屆“挑戰(zhàn)杯”和“優(yōu)勝杯”的學校具有優(yōu)先申請承辦下屆競賽的權利。聯合發(fā)起高校由主辦單位根據團體總分優(yōu)先原則,按上屆競賽成績確定70所左右,并根據終審決賽規(guī)模、地區(qū)平衡、學校類別及代表性、承辦地區(qū)等因素作部分調整。
23.各高校參加“挑戰(zhàn)杯”作品的數量和作者身份有什么要求?
每個學校選送參加競賽的作品總數不得超過6件(每人只限報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1件,集體項目按學歷最高者區(qū)分。作品須經過本?。▍^(qū)、市)組織協調委員會進行資格及形式審查,經過本省(區(qū)、市)評審委員會初步評定。各?。▍^(qū)、市)選送全國競賽的作品數額由主辦單位統一確定。作為發(fā)起單位的每個學校可直接報送3件作品(含在6件作品之中)參加全國競賽。
24.“挑戰(zhàn)杯”作品的預審如何進行?
參加“挑戰(zhàn)杯”科技競賽的各類作品經過省級選拔或發(fā)起院校直接報送至組委會后,由全國評審委員會對其進行預審,并最終評選出80%左右的參賽作品進入終審。
25.“挑戰(zhàn)杯”各等次獎項是如何確定的?
參賽的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三類作品各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等次獎分別約占進入終審決賽各類作品總數的3%、8%、24%和65%。本??粕?、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類學生作品獲獎數與三類作品進入終審決賽作品數成比例??萍及l(fā)明制作類中A類和B類作品分別按比例設獎。
26.“挑戰(zhàn)杯”的團體總分是如何計算的?
“挑戰(zhàn)杯”競賽是以學校為單位計算的,團體總分計算方法如下:特等獎作品每件100分,一等獎作品每件70分,二等獎作品每件40分,三等獎作品每件20分,通過初評及直接報送但未通過預審的作品每件10分。如遇總積分相同,則以獲得特等獎的個數決定團體總分的名次,以此類推至三等獎。
27.“挑戰(zhàn)杯”競賽的最高榮譽是什么?
本項競賽的最高榮譽為流動杯“挑戰(zhàn)杯”,授予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學校。另設“優(yōu)勝杯”,分別授予團體總分第二名至第二十一名的學校。
28.挑戰(zhàn)杯的參賽作品是否只有自然科學類的?
挑戰(zhàn)杯的競賽的基本方式: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申報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三類作品參賽。所以除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哲學等學科的成果也是可以參賽的。
29.終審評委是有哪些人組成的呢?
競賽設立的全國評審委員會是由主辦單位聘請的相關學科具有高級職稱的非高校專家組成。包括40名左右自然科學領域的專家和20名左右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全國評審委員會成員名單(正、副主任、秘書長除外)在終審完畢之前實行保密,在終審結束后可以公布。
30.作品參賽需要哪些資格審定呢?
參賽作品必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指導教師(或教研組)推薦,經本校學籍管理、教務、科研管理部門審核確認。
31.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作品是否有不同要求呢?
主要是數量上有一定的規(guī)定,每個學校選送參加競賽的作品總數不得超過6件,每人限報一件,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作品總數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l件。 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的作者限本、專科生。